首页 动态 > > 正文

浙江梅汛来啦!有一份重要通知请查收-当前速看

2023-06-18 08:37:37 来源:央广网 分享到:

为切实做好梅雨期防汛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浙江省应急管理厅于6月16日发布梅雨防汛工作通知。

要迅速全面临战


(相关资料图)

各地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总目标,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严格落实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压实防汛包保责任制,按照全链条全过程全覆盖责任体系,层层传导压力;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防汛,要真正紧起来、动起来、严起来,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坚决打好打赢梅雨洪涝防御硬仗。

要及时研判预警

各级防指办要会同有关部门紧盯雨情、水情、汛情变化,滚动组织会商,强化研判分析,细化颗粒度,及时发布预警。各地要严格落实气象、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等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按预案果断启动响应、落实应对措施。高级别预警要第一时间“叫应”,快速直达党政责任人、基层防汛责任人,特别是极端情况下要果断高效采取“五停”等硬措施,掌握应对主动权。

要加密排查巡查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汛期不过、检查不停、整改不止”的要求,持续深入推进防汛防台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确保排查全覆盖、整改全闭环,做到动态清零。要盯牢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城镇内涝点、低洼易涝点、病险山塘水库、城镇(农村)危房、在建工程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密巡查频次,发现致灾征兆及时处置。特别是病险山塘水库要逐塘逐库严格落实汛期空库或限制运用措施;D级危房必须一律腾空,C级危房在风险来临前人员要“应转尽转”;下穿立交、隧道、涵洞等易涝点要严格落实“一点一策”,提前预置队伍设备,落实专人盯守;在建工程要落实强降雨影响期间的施工和设备安全管理措施,重点加强有山洪地质灾害风险的在建工程和临时工棚巡查排查、监测预警,确保人员安全。

要果断组织人员转移避险

各地各部门要把转移避险作为保障人员安全的硬措施,按照达到预警阈值时坚决转移、发现险情异动时坚决转移、险情不能准确研判时坚决转移等“三个坚决”要求,提前果断撤离危险区群众,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特别是对孤寡老人以及老弱妇幼等重点人员要全部落实“一户一策”措施,转移责任人要和转移群众同吃同住同转移,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妥善安置转移群众,加强转移群众的安全管理,保障好基本生活要求,防止风险解除前提早及擅自返回。

要做好抢险救援准备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预报强降雨时段要加强值班力量和专业技术人员,并按照“六问”抽查机制加强抽查,督促基层防汛责任人进岗履职。各类救援队伍要按要求严格备战备勤,对重点区域、重要部位要提前预置物资力量,一旦有事,迅捷响应。要严格执行国家防总《洪涝突发险情灾情报告暂行规定》要求,树牢责任意识、首报意识、效率意识,重要信息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

要统筹抓好防汛和抗旱

要立足今夏最不利抗旱形势,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科学调度水资源,把握工作主动权。蓄水不足可能发生饮水困难的地区要摸排干旱风险,督促供水部门有针对性细化完善抗旱应急预案,提前落实应对措施。各级水利和供水部门要加强供需水平衡分析,科学调度水源,加强统一管理;各地要加强抗旱机井的维护管理,做好启用备用水源的各项准备工作,备足应急送水车、水泵等抗旱设施设备,落实应急送水队伍,确保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绝对安全。

关键词:

x 广告

山西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5月16日,省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

4.2万余名残疾人有了专属辅助器具

市残联辅助器具中心为我提供的这辆轮椅,可以躺可以坐,时间长也不太累。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高位截瘫,张家口市桥东区重度肢体残疾人边海卧病

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队伍圆满完成任务

近日,在跨省驻防460余天,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等安保任务后,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

张家口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面提升登记服务工作效率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没想到这么方便。近日,在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前来办理房屋抵押手续的市民孙淑苗高兴地对记者说

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张家口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为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今年以来,张家口市人社部门联合工信、民政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西方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