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 > > 正文

扫码就能检测体质!广西首台户外智能体质监测亭在南宁免费开放

2023-07-04 08:08:56 来源:南宁新闻网 分享到:

广西首台户外智能体质监测亭在南宁免费开放

户外智能体质监测亭位于南宁市体育场内


(资料图)

市民使用户外智能体质监测亭测试握力

市民只要用手机扫码,根据提示完成项目测试,机器就可以根据测试给予健身建议。近日,记者在南宁市体育场内发现了一台“神奇”的机器。据悉,这是广西首台户外智能体质监测亭,免费对外开放。相关部门表示,今年计划在南宁市各县(市、区)人流密集的广场等地增设该设备,助力市民科学健身、智慧健身。

小小亭子功能多

在南宁市体育场二代智能室外健身路径旁,记者看到该设备为一个六边形柱体,顶部有遮阳棚,远看像凉亭。六个面分别为六个测试区,分别对应不同的测试项目,如身高、体重、体成分、体形诊断、静态心率测试、心肺功能测试、握力测试等,多达13项。

其中,每个测试区都有单独的扫码区、屏显区等区域,只要测试人通过手机扫码,系统就会提示测试开始和结束时间,并显示测试结果。此外,每个测试项目均有项目评分标准表格,方便测试者了解自己在该运动方面的水平是否达到同龄段标准。比如在握力测试区,成年人握力评分标准就详细列出了20岁至59岁间8个年龄段(5岁为1段)男、女的标准分值,并分别标注了1分至5分的评分标准。一名35岁至39岁的男子,如果握力成绩为31.3至37.2公斤,那么他的相应评分为1分,如果成绩大于57.7公斤,那么他的得分为最高的5分。此外,由于握力测试反映的是人体前臂和手部肌肉力量的情况,系统还会根据测试人的测试结果,给予力量健身建议。

“我刚才只是试一试,就得到了很多数据,有点被打击了,握力不行,台阶测试也勉勉强强。设备建议我多做一些力量练习和有氧运动。”市民彭义君表示,这个测试设备非常方便,可以帮助市民科学健身。

设备将全市推广

南宁市体育局群众体育科科长王一冰表示,这台户外智能体质监测亭是今年初安装的,目前已完成测试对外开放,“欢迎广大市民前来测试,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听一听科学的健身建议”。

王一冰介绍,这台设备通过顶端的太阳能板提供电能,占地也不大,是广西第一台,实现了体质检测的智能化、自助化。所有检测项目全部完成需要10分钟左右,就可以显示测试人身体的总水分、蛋白质、脂肪重量、去脂体重、内脏脂肪、骨骼肌率等数据。

据了解,南宁目前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健身路径的普及,从公园、广场到小区、村庄,市民都可以轻易找到各种运动器材进行健身,这些器材被称为第一代健身路径。带有智能系统的二代智能室外健身路径仅在南湖公园、邕江两岸等地设置。不过,就算是二代智能室外健身路径也仅有健身数据检测功能,市民想要进行身体测试,只能到南宁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等有专业设备的地方逐项测试。户外智能体质监测亭则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市民随时可以进行身体测试,了解身体运动机能情况并得到科学的健身指导。

“户外智能体质监测亭已被列入本年度南宁市为民办实事健康惠民工程服务群众健身项目,将在各县(市、区)推广建设。通过设备的推广和安装,南宁科学健身、智慧健身的服务能力将得到提升。”王一冰说道。(记者 林显威 文/图)

编辑:覃凤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作者:林显威)

相关阅读普及、多样、科学——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进行时 体育健身掀热潮 邕城夜晚添新景 2023年“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暨南宁健身操舞公开赛举行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 打开就业新空间 “传统”和“新兴”相遇,尼山对话探索人工智能更多可能 登录

下次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登录

关键词:

x 广告

山西发布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 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经济竞争力最大的激励。5月16日,省政府印发的《山西省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

4.2万余名残疾人有了专属辅助器具

市残联辅助器具中心为我提供的这辆轮椅,可以躺可以坐,时间长也不太累。由于交通事故导致高位截瘫,张家口市桥东区重度肢体残疾人边海卧病

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队伍圆满完成任务

近日,在跨省驻防460余天,圆满完成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张家口赛区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等安保任务后,大庆航空救援支队张家口驻防

张家口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全面提升登记服务工作效率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半个小时就办完了,没想到这么方便。近日,在宣化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前来办理房屋抵押手续的市民孙淑苗高兴地对记者说

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张家口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为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助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今年以来,张家口市人社部门联合工信、民政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网络招聘活动。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西方地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7   联系邮箱:5 626 629 @qq.com